弊衣箪食的成语故事


弊衣箪食

拼音bì yī dān shí

基本解释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。指生活清苦。

出处《周书 儒林传论》:“其沉默孤微者,亦笃志于章句,以先王之道,饰腐儒之姿,达则不过侍讲训胄,穷则终于弊衣箪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弊衣箪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弊衣箪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喜愠不形于色
极目远望 三国 魏 王朗《与许靖书》:“子虽在裔土,想亦极目而迥望,侧耳而遐听,延颈而鹤立也。”
不看佛面看金面 王统照《银龙集·站长》:“我如果是个连长,或是个把书记官,不看佛面看金面,还有这场事?”
请骸骨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天下事大定矣,君王自为之!愿请骸骨归!”
改过从善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七卷:“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,便能改过从善。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,只在一转念耳。”
著之竹帛 章炳麟《与龚未生书》:“所欲著之竹帛者,盖尚有三四种。”
甄心动惧 《逸周书·道法》:“甄心动惧日顷。”
引绳批根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及魏其侯失势,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。”
重珪迭组
阄金阋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