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征七辟的成语故事

拼音sān zhǐ qī pì
基本解释三、七:泛指多次;征、辟:征召,荐举。指朝廷多次征名为官。
出处《晋书·王褒传》:“于是隐居教授,三征七辟,皆不就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三征七辟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三征七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高谈阔论 | 唐 吕岩《徽宗斋会》:“高谈阔论若无人,可惜明君不遇真。” |
涎脸饧眼 | 茅盾《虹》:“像卫队似的,梅女士前后左右总有四五个涎脸饧眼的恶少。” |
更待干罢 | |
人众胜天 | 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闻之,人众者胜天,天定亦能破人。” |
打鸭子上架 | 李国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二章:“我这两下子,你是清楚的,管工交,是打鸭子上架。” |
连战皆捷 | 《宋书·自序》:“既连战皆捷,士马旌旗甚盛。” |
情逐事迁 | 宋·孙惟信《风流子》词:“奈情逐事迁,心随春老,梦和香冷,欢与花残。” |
花门柳户 | 元·无名氏《小孙屠·谋杀孙必达》:“奴家当脱得花门柳户,与孙官人结为夫妻。” |
引短推长 | 《南史·刘峻传》:“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,时范云、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,帝乃悦,加其赏赍。” |
兴亡祸福 | 元·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二折:“这七条弦兴亡祸福都相应,端的个圣贤可对,神鬼堪惊,俗怀顿爽,尘虑皆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