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蛾赴火的成语故事


飞蛾赴火

拼音fēi é fù huǒ

基本解释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

出处《梁书 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飞蛾赴火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飞蛾赴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摇摇欲坠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4回:“众视之,见其色昏暗,摇摇欲坠。”
恶贯满盈 《尚书 泰誓》上:“商罪贯盈,天命诛之。”
夙心往志 《魏书·列女传》:“人生如白驹过隙,死不足恨,但夙心往志,不闻于没世矣。”
一双两好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三折:“只要得女貌郎才,不枉了一双两好。”
凭几据杖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一》:“冯几据杖,眄视指使,则厮役之人至。”
釜中游鱼 《后汉书·张纲传》:“若鱼游釜中,喘息须臾间耳。”
撞头磕脑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49卷:“政如义理。只理会得二三分,便道只恁地得了,却不知前面撞头磕脑。”
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 《旧五代史 晋书 安重荣传》:“仰认睿智,深惟匿瑕,其如天道人心,难以违拒,须知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”
层次分明 孙世恺《雄伟的人民大会堂》:“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,围拱着主席台,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、错落有致的整体。”
薄技在身 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积财千万,不如薄技在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