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耳偷铃的成语故事

拼音yǎn ěr tōu líng
基本解释同“掩耳盗钟”。
出处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四折:“难道他掩耳偷铃,则待要见世生苗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掩耳偷铃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掩耳偷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群龙无首 |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见群龙,无首,吉。” |
杨朱泣歧 |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杨朱哭衢途:‘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!’” |
半真半假 | 元·范居中《金殿喜重重·秋思》套曲:“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,撇不下多情数桩。半真半假乔摸样,宜嗔宜喜娇情况,知疼知热俏心肠。” |
砂里淘金 | 《诗刊》1977年第9期:“他曾经废寝忘食捞砂样,砂里淘金喜见一组一组新油层。” |
如蚁附膻 |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徐无鬼》:“蚁慕羊肉,羊肉膻也。” |
得新忘旧 | 明·胡文焕《前腔八首》:“得新忘旧,到前丢后,妄想处一味骄矜,满意时十分驰骤。” |
伏首帖耳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万石不言,惟伏首贴耳而泣。”何垠注:“伏首帖耳,狗畏人貌。” |
幺豚暮鹨 | 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11卷:“适余生阿迟,念二人俱是幺豚暮鹨,遂相订为婚。” |
没屋架梁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四卷:“更有一等狠心肠的人,偏要从家门首打墙脚起:诈害亲戚,侵占乡里,受投献,窝盗贼,无风起浪,没屋架梁。” |
敦煌五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