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恩忘义的成语故事


负恩忘义

拼音fù ēn wàng yì

基本解释见“负恩背义”。

出处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虎头遇旧》:“紧降阶,释缚扶将起,是兄弟负恩忘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负恩忘义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负恩忘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鸟语花香 宋 吕本中《庵居》诗:“鸟语花香变夕阴,稍闲复恐病相寻。”
大失人望 《史记·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
绝长补短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,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深切著明 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子曰:‘我欲载之空言,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’”
发硎新试 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”
惟命是从 汉·刘珍《东观汉记·鲍宣妻传》:“既奉君子,惟命是从。”
削觚为圆 唐·白居易《为人上宰相书一首》:“盖在于秉钧轴之枢,握刀尺之要,划邪为正,削觚为圆。”
积微成着 《荀子 大略》:“夫尽小者大,积微成着,德至者色泽洽,行尽而声问远。”
搜章摘句 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:“遣都尉赵咨使魏。”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虽有余闲,博览书传历史,藉采奇异,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。”
识知无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