狷介之士的成语故事

拼音juàn jiè zhī shì
基本解释狷介:孤僻高傲,洁身自好。指孤僻高傲,不肯同流合污之人。
出处《晋书 向秀传》:“以为巢许狷介之士,未达尧心,岂足多慕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狷介之士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狷介之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灰容土貌 | 元·钟嗣成《一枝花·自序丑斋》:“空自胸藏锦绣,口唾珠玑,争奈灰容土貌,缺齿重颏。” |
自以为然 | |
明明白白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账目已明明白白,并无分文来去。” |
只鸾单凤 | 元·王子一《误人桃源》第二折:“他年不骑鹤,何日可登鳌,今夜恰乘龙,说甚的只鸾单凤,天与配雌雄。” |
神憎鬼厌 |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那恶毒的老太婆虽然神憎鬼厌,可她却具有一种特殊的权利,她能够叫焦仲卿和刘兰芝分开。” |
目不别视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8回:“因见他姐妹们说笑,便自己走至阶下竹前,挖心搜胆的,耳不旁听,目不别视。” |
邺架之藏 | 唐·韩愈《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》诗:“邺侯家多书,插架三万轴。” |
以简御繁 | 南朝·梁·沈约《宋书·江秉之传》:“复出为山阴令,民户三万,政事烦扰,讼诉殷积,阶庭常数百人,秉之御繁以简,常得无事。” |
两国相战,不斩来使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9回:“自古‘两国相战,不斩来使’。于礼不当。” |
乘人之厄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神女》:“子诚敝人也,不念畴昔之义,而欲乘人之厄,予过矣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