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列前茅的成语故事

拼音míng liè qián máo
基本解释名:名次;前茅: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;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;作为报警的信号;故称“前茅”。比喻名次挂在前面。多指考试或竞赛等。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蔿敖为宰,择楚国之令典,军行,右辕,左追蓐,前茅虑无,中权,后劲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名列前茅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名列前茅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鸥鹭忘机 |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黄帝》:“海上之人好沤鸟者,每旦之海上,从沤鸟游,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。” |
一时三刻 | 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夥媒》:“机缘凑,把愁肠暂丢,便难成,也一时三刻展眉头。” |
沥胆濯肝 | 明·唐寅《与文征明书》:“沥胆濯肝,明何尝负朋友,幽何尝畏鬼神!” |
三朝元老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章帝纪》:“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,为国元老。” |
大动肝火 |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一回:“毛虎听了,不觉大动肝火。” |
粗株大叶 | 明·文征明《题沈石田临王叔明小景》:“小景至四十外始拓为大幅,粗株大叶,草草而成。” |
百折不移 | 明 吴承恩《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》:“即其可名状者言之,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,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。” |
伯乐识马 | |
一夕三迁 | |
木偶衣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