搴旗斩馘的成语故事


搴旗斩馘

拼音qiān qí zhǎn guó

基本解释搴:拔取;馘:割敌人的左耳。拔取敌人的旗帜,斩杀敌人的将士。形容勇猛善战。

出处唐·陈子昂《为建安王誓众词》:“今日之伐,须如雷霆之震,虎豹之系,搴旗斩馘,扫孽除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搴旗斩馘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搴旗斩馘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使智使勇 《新唐书·侯君集传》:“军法曰:‘使智使勇,使贪使愚,故智者乐立其功,勇者好行其志,贪者邀趋其利,愚者不计其死。’是以前圣使人,必收所长而弃所短。”
由小见大 李欣《老生常谈·编村史》:“作自我教育的‘村史’,这却是破天荒的创造。联想所及,由小见大。”
慢慢腾腾 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生是你麻痹大意,慢慢腾腾闹的。”
除患宁乱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后主出军诏》:“除患宁乱,克复旧都。”
蹑景追飞 三国·魏·阮籍《赠秀才入军》:“风驰电逝,蹑景追飞。”
反跌文章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回:“原来三荷包进来的时候,本想做个反跌文章,先说个不成功,好等他哥来还价,他用的是引船就岸的计策。”
屏息谛听
有过不罪
遵纪守法
栈车牝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