刬草除根的成语故事


刬草除根

拼音chǎn cǎo chú gēn

基本解释犹斩草除根。比喻除去祸根,以免后患。

出处语出《左传 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蕰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 明 陶宗仪《辍耕录连枝秀》:“半世连枝带叶,算从前,历尽虚花,一朝刬草除根,到此际方成结果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刬草除根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刬草除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进退失所 清·唐才常《辨惑》:“然则漠视君民,孤身遁世,进退失所,首鼠两旁,其与存者几何?”
溃兵游勇 李昌《回忆民先队》:“国民党部队的溃兵游勇,带枪到处抢劫肇事,很影响群众的抗日情绪。”
哀矜勿喜 春秋 鲁 孔丘《论语 子张》:“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。”
非异人任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年》:“楚君以郑故,亲集矢于其目,非异人任,寡人也。”
白头相并 明 冯梦龙《挂枝儿 木梳》:“木梳儿,我爱你齿牙干净……向妆台设个誓:愿得白头相并!”
误付洪乔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沉者自沉,浮者自浮,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郎。”
无足重轻 明·张居正《谢恩疏》:“则诸奴奴之口,诚无足为重轻。”
江山如画 宋 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:“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”
长恶靡悛 《隋书 炀帝纪下》:“朕以许其改过,乃诏班师,而长恶靡悛,宴安鸩毒,此而可忍,孰不可容!”
倾囊相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