咬文齧字的成语故事


咬文齧字

拼音yǎo wén niè zì

基本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。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。同“咬文嚼字”。


暂未找到成语咬文齧字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咬文齧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分外之物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1回:“吾差四个统制官,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,但有分外之物,决不轻恕。”
壮士解腕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陈泰传》:“古人有言:‘蝮蛇螫手,壮士解腕。’”
笔底超生 苏雪林《闲话战争 齿患》:“严冷无情的法官定了你的死罪之后,就从不会有笔底超生的事。”
遂心满意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97回:“我们索性去截住他,夺了盘缠,抢了白马凑分,却不是遂心满意之事?”
纡金曳紫 明 袁宗道《贺阳曲金令君父母荣封序》:“纡金曳紫者,多摧兰折玉之叹。”
爱国一家 《人民日报》1958.10.11:“都本着‘爱国一家’的原则,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。”
以礼相待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宋江以礼相待,用好言抚慰。”
钟盘烛龠 宋·苏轼《日喻》:“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,或告之曰:‘日之状如铜盘。’扣盘而得其声。他日闻钟,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光如烛。’扪烛而得其形。他日揣龠,以为日也
恬然自得 唐·骆宾王《与博昌父老书》:“野老清淡,恬然自得。”
千岁流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