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文之家a>成语词典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的故事
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

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

拼音bù tàn hǔ xué,ān dé hǔ zǐ

基本解释探:探测;安:怎么。不进老虎窝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

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吕蒙传》:“贫贱难可居,脱误有功,富贵可致,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汗牛塞栋 明·唐顺之《胡贸棺记》:“余不自揆,尝取《左氏》、历代诸史及诸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塞栋者,稍删次之以从简约。”
邦以民为本 《尚书 五子之歌》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
从心所欲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郊寒岛瘦 宋 苏轼《祭柳子玉文》:“元轻白俗,郊寒岛瘦。嘹然一吟,众作卑陋。”
东张西张 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》:“三人挤在一个舱角里,看他们的眼睛,偷偷地东张西张的神气。”
嚣浮轻巧 《新唐书·朱朴传》:“人心嚣浮轻巧。”
弃伪从真 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军次实录》:“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,诚恐其诱惑人心,紊乱真道,故不得不亟于弃伪从真,去浮存实,使人人共知虚文之不足尚,而真理自在人心也。”
尺寸千里 唐·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:“其高下之势,岈然洼然,若垤若穴,尺寸千里,攒蹙累积,莫得遁隐。”
瓜熟而代
铺马圣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