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三挨四的成语故事


推三挨四

拼音tuī sān āi sì

基本解释推:推诿。形容一再推诿拖延。

出处茅盾《第一阶段的故事》:“几次叫你做个手脚,你总是推三挨四,还打官话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推三挨四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推三挨四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改邪归正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。”
名存实亡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》:“惑主不然,计其入不计其出,出虽倍其入,不知其害,则是名得而实亡。”
不痴不聋 《宋书 庾炳之传》:“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。”
清浊同流 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今之九品,所下不彰其罪,所上不列其善,废褒贬之义,任爱憎之断,清浊同流,以植其私。”
咫尺威颜 宋·王安石《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》:“联翩人贺知君意,咫尺威颜不隔霄。”
殷民阜财 汉·扬雄《法言·孝至》:“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,明道信义。”
不成气候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3回:“就令十世童身千年功行,毕竟还是不成气候。”
如泣草芥 宋 苏洵《六国论》:“子孙视之不甚惜,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”
三折之肱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9回:“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,治我一国之主,若主上病愈,老爷江山有分,我辈皆臣子也,礼当拜请。”
絮絮答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