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答如注的成语故事


应答如注

拼音yìng dá rú zhù

基本解释应答:回答;注:水往下倾泻。对答像倾水一样。形容答话敏捷流利。

出处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文学》:“文学之臣,苦于考索,求者阗门,而先生应答如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应答如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应答如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黄发儿齿
同利相死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同利相死,同情相成。”
众口嚣嚣 唐·韩愈《子产不毁乡校烦》:“游于乡之校,众口嚣嚣。”
高斋学士
金谷酒数 晋 石崇《金谷诗序》:“遂各赋诗,以叙中怀,或不能者,罚酒三斗。”
左右逢源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下》:“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。”
神色不惊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灵》卷十:“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,神色不动,如今何得恁么地?”
肤见谫识 明 李东阳《〈琼台吟稿〉序》;“彼肤见谫识,管窥蠡测,岂复能尽其妙哉?”
逞异夸能 《封神演义》第九二回:“梅山七怪阻周兵,逞异夸能苦战争。”
倚门而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