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不从心的成语故事

拼音lì bù cóng xīn
基本解释力:力量;能力;从:依从;顺从。心里想做某事;但是力量不够。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西域传》:“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,如诸国力不从心,东西南北自在地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力不从心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力不从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狗偷鼠窃 | 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》:“君之门下,无非狗偷鼠窃、无赖之人也。” |
并赃拿贼 | 元 孟汉卿《魔合罗》第四折:“今日个并赃拿贼更推谁,你地硬抵着头皮儿对。” |
筚路蓝褛 | 郑振铎《梁任公先生传》:“虽未必有精湛不磨的成功,然而他的筚路蓝褛,以开荒荆的功绩,则已不小了。” |
人妖颠倒 | 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:“鬼便遂归,作其父形,且语其家:‘二儿已杀妖矣。’儿暮归,共相庆贺,积年不觉。” |
知足常乐 |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,故知足之足常足矣。 |
千凑万挪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2回:“通共一二十两银子,还不够三五天使用的呢,若不是我千凑万挪的,早不知过到什么破窑里去了。” |
嫌好道歹 |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二十四:“逐日送些茶饭,嫌好道歹,且是得人憎。” |
肉袒负荆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” |
才疏学薄 | |
蜂虿之祸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