漆桶底脱的成语故事

拼音qī tǒng dǐ tuō
基本解释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。比喻彻底明白清楚。
出处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2卷:“吕先生听罢,大彻大悟,如漆桶底脱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漆桶底脱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漆桶底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亡羊补牢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 |
英雄欺人 | 明·李攀龙《<唐诗选>序》:“太白纵横,往往强弩之末,间杂长语,英雄欺人耳。” |
心仪已久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公卿议更立皇后,皆心仪霍将军女。” |
乐嗟苦咄 | 《鹖冠子·博选》:“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,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。” |
避难就易 | 《元史 文宗纪四》:“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,久不视事,及迁同知储政院事,即就职,侥幸巧宦,避难就易。” |
桀骜不恭 | 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七回:“围乃共王之庶子,年齿最长,为人桀骜不恭,耻居人下,恃其才器,阴畜不臣之志。” |
鼪鼯之径 | 清·张明弼《冒姬董小宛传》:“时姬又恶嚣,非受縻于炎炙,则必逃之鼪鼯之径。” |
势不并立 | 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臣与二虏,势不并立。” |
漆桶底脱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2卷:“吕先生听罢,大彻大悟,如漆桶底脱。” |
自弃自暴 | 《朱子语类》卷一百四:“凡为血气所移者,皆是自弃自暴之人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