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食自公的成语故事


退食自公

拼音tuì shí zì gōng

基本解释减膳以示节俭。谓操守廉洁。

出处《诗经·召南·羔羊》:“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退食自公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退食自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野鬼孤魂
浸润之谮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浸润之谮,肤受之诉,不行焉,可谓明也已矣。”
蜂腰猿背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九回:“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,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:越显得蜂腰猿背,鹤势螂形。”
营营逐逐 明·宋濂《抱瓮子传》:“夫子恒营营逐逐于一瓮间,无乃自苦乎?”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回:“单道世上人,营营逐逐,急急巴巴,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,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。”
跬步不离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》:“三宝四宝又甚相爱,稍长即跬步不离,小家不知别嫌疑。”
鼠牙雀角 《诗经 召南 行露》:“谁谓雀无角,何以穿我屋?……谁谓鼠无牙,何以穿我墉?”
矫情饰诈 宋 朱熹《与宰执札子》:“伏念熹昨以蒙思进职,辄具辞免,非敢矫情饰诈,罔上盗名。”
病入骨隨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喻老》:“疾在腠理,汤熨之所及也;在肌肤,鍼石之所及也;在肠胃,火齐之所及也;在骨隨,司命之所属,无奈何也。今在骨隨,臣是以无请也。”
剸繁治剧 《明史·汪广洋传》:“浩词称其剸繁治剧,屡献忠谋,比之子房、孔明。”
跐牙裂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