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本溯源的成语故事


探本溯源

拼音tàn běn sù yuán

基本解释探:求索。寻找树根水源。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。

出处刘叶秋《中国字典史略》第五章第三节:“它对词语的探本溯源工作,作得还不到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探本溯源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探本溯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穷侈极欲 《新唐书·孙伏伽传》:“方自谓功德盛五帝,迈三王,穷侈极欲,使天下士肝脑涂地,户口殚耗,盗贼日滋。”
必操胜券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田敬仲世家》:“常执左券,以责于秦韩。”
布袋里老鸦 清·瞿灏《通俗编·禽鱼》:“钦山邃曰:‘布袋里老鸦,虽活如死。”
兴妖作怪 元 无名氏《碧桃花》:“你既然还有阳寿,阴曹地府不管,你却这等兴妖作怪。”
九宗七祖 《冷眼观》第23回:“杀头固然是没有命吃饭,打屁股也是九宗七祖都不得超生的事。”
死有余罪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平当传》:“吾居大位,已负素餐之责矣,起受侯印,还卧而死,死有余罪。”
筚门闺窦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年》:“筚门闺窦之人,而皆陵其上,其难为上矣。”杜预注:“筚门,柴门;闺窦,小户,穿壁为户,上锐下方,状如圭也。”
擗踊哭泣 《孝经·丧亲》:“擗踊哭泣,哀以送之。”
坐无车公 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又善于赏会,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,皆云‘无车公不乐’。”
盛年不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