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新立异的成语故事


标新立异

拼音biāo xīn lì yì

基本解释标:揭举;立:树立。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。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;表示与一般不同。

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支道林在白马寺中,将冯太常共语,因及《逍遥》,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,立异义于众贤之外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标新立异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标新立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厚德载物 《周易 坤》:“《象》曰:地势坤。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
背水一战 宋 秦观《将帅》:“韩信之击赵,非素拊循士大夫也,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,斩成安君,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。”
涣汗大号 《易·涣》:“九五,涣汗其大号。”孔颖达疏:“人遇险厄惊怖而劳,则汗从体出,故以汗喻险厄也。九五处尊履正,在号令之中,能行号令以散险厄者也。”
目送手挥 三国魏·稽康《赠兄弟才公穆入军》诗:“目送归鸿,手挥五弦,俯仰自得,游心太玄。”
结草衔环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五年》:“及辅氏之役,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,杜回踬而颠,故获之。”
断缣寸纸 宋·邓椿《画继》卷一:“收藏古画,往往断缣寸纸,皆可珍惜。”
先公后私 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忧公忘私者必不然,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。”
椎埋狗窃 宋·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六:“自绛灌至申屠嘉,皆向时棰埋狗窃之人。”
发蒙启蔽 明·李贽《答李见罗先生书》:“发蒙启蔽,时或未省,而退实沉思。”
梦尸得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