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气未动的成语故事


血气未动

拼音xuè qì wèi dòng

基本解释血气:血性,指生命;动:变动。形容没有重病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瘠则甚矣,而血气未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血气未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血气未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偷合苟容 先秦 荀况《荀子 臣道》:“不恤君之荣辱,不恤国之臧否,偷合敬容,以持禄养交而已耳,谓之国贼。”
口齿生香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6回:“前者捧读诸位姐姐佳作,真令人口齿生香。”
聊以塞责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我素乏捷才,且不长于吟咏,姐妹辈素所深知;今夜聊以塞责,不负斯景而已。”
驽蹇之乘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驽蹇之乘,不骋千里之途。”
自弃自暴 《朱子语类》卷一百四:“凡为血气所移者,皆是自弃自暴之人耳。”
前危后则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三年》:“地列酒泉,天垂酒池,杜康妙识,仪狄先知。纣丧殷邦,桀倾夏国,由此言之,前危后则。”
冲锋陷坚 清·王韬《瓮牖馀谈·贼中悍酋记》:“所部多收录亡命,藉为冲锋陷坚。”
衆叛亲离
五荤三厌
危言骇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