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哄打劫的成语故事


趁哄打劫

拼音chèn hōng dǎ jié

基本解释犹言在混乱中劫掠。

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六回:“他也不救火,他也不叫水,拿着那袈裟,趁哄打劫,拽回云步,径转山洞而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趁哄打劫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趁哄打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起承转合 元 范德玑《诗格》:“作诗有四法:起要平直,承要春容,转要变化,合要渊水。”
旷世逸才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:“伯喈旷世逸才,若使续成汉史,诚为盛事。”
金兰契友 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
说七说八
支离拥肿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夏侯玄以才望被戮,无支离拥肿之鉴也。”
架肩击毂 唐·高彦林《唐阙史·卢渥》:“及赴任陕郊,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,互设祖筵,遮于行路,洛城为之一空。都人观者架肩击毂。”
焚符破玺 《庄子·外篇·胠箧第十》:故绝圣弃知,大盗乃止;擿玉毁珠,小盗不起;焚符破玺,而民朴鄙;掊斗折衡,而民不争。
烧香礼拜 《晋书·佛图澄传》:“王度疏断,汉人悉不听,诣寺烧香礼拜以遵典礼。”
掷地之材 宋·王禹偁《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并序》:“惭非掷地之材,有玷他山之石。”
悬为厉禁 清·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42回:“本朝自康熙以来,因为明朝的东林党及几社、复社都是士大夫的不安分,所以悬为厉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