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匡天下的成语故事


一匡天下

拼音yī kuāng tiān xià

基本解释匡:纠正;天下: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,即整个中国。纠正混乱局势,使天下安定下来。

出处《论语·宪问》:“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祍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一匡天下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匡天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辉煌夺目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二回:“只见四壁排列的,都是周彝商鼎,奇巧玩物,辉煌夺目。”
立锥之地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今秦失德弃义,侵伐诸侯社稷,灭六国之后,使无立锥之地。”
积土为山,积水为海 《荀子·儒效》:“积土而为山,积水而为海。”
物极则反 《鹖冠子·环流》:“美恶相饰,命曰复周;物极则反,命曰环流。”
旷世奇才 明 屠隆《彩毫记 祖饯都门》:“李公旷世奇才,正宜匡扶社稷。”
遗珥坠簪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禊游》:“朱论,碾破芳堤,遗珥坠簪,落花相衬。”
行崄侥幸
兴利剔弊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:“趁今日清静,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,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场。”
兼资文武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朱云传》:“平陵朱云,兼资文武,患正有智略。”
蝟缩蠖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