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好两歹的成语故事

拼音sān hǎo liǎng dǎi
基本解释谓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
出处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四回:“虔婆道:‘也常时三好两歹的,亏的太平府陈四老爷照顾他。’”
暂未找到成语三好两歹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三好两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井水不犯河水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9回:“我和他‘井水不犯河水’,怎么就冲了他?” |
悬心吊胆 |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23回:“又恐你在深山穷谷被虎狼所伤,使为娘的悬心吊胆,废寝忘食。” |
自作解人 |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非但能言人不可得,正索解人亦不得。” |
骅骝开道 | |
潜光匿曜 | 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忏悔礼佛文》:“自双树八枝,潜光匿曜;宝城不梓,慧扇方掩。” |
遗闻琐事 | 蠡勺居士《〈昕夕闲谈〉小序》:“本以存昔日之遗闻琐事,以附于稗官野史,使避世者亦可考见世事而已。” |
以己律人 | 鲁迅《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但可惜大家总不肯这样办,偏要以己律人,所以天下就多事。” |
地崩山摧 | 唐 李白《蜀道难》:“地崩山摧壮士死,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。” |
毒赋剩敛 | 宋·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二八:“当毒赋剩敛鞭箠马牛其人之日,一漕夔,再漕潼,川民独晏然倚以朝夕也。” |
芥子须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