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诸度外的成语故事


置诸度外

拼音zhì zhū dù wài

基本解释置:放;度:打算。放在考虑之外。指不放在心上。

出处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一幕:“我考虑得很纯熟。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置诸度外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置诸度外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随随便便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6回:“如今老爷一死,进款是少了,太太纵然贤惠,我怎么能随随便便地要?”
寸木岑楼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不揣其本而齐其末,方寸之木,可使高于岑楼。”
大福不再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大福不再,祗取辱焉。”
连日带夜 吴运铎《把一切献给党·我们的平射炮》:“半个月来,连日带夜地赶着设计图样,左眼又红肿起来了,我点上眼药,扎起手帕,继续工作。”
确然不群 晋·张方《楚国先贤传》:“少而修德雅正,确然不群。”
贯穿融会 清·戴名世《方舟传》;“年十四五,尽通六经诸史及百家之书,贯穿融会,发挥为义理之文,穷微阐幽,务明其所以然之故。”
轻怜重惜
会稽一战
邻父之疑
劳力费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