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正不桡的成语故事


守正不桡

拼音shǒu zhèng bù ráo

基本解释见“守正不挠”。
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君子独处守正,不桡众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守正不桡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守正不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东涂西抹 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 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》:“报道莫贫相!阿婆三五少年时,也曾东涂西抹来。”
山眉水眼
逢恶导非 《明史 ·张文明传》:“且言江彬遣恶导非,亟宜行诛,朝臣匡救 无闻,亦当罚治。”
血盆大口 唐 变文《叶净能诗》:“眼如悬镜,口若血盆,毒气成云。”
投杼之疑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”
缺心眼儿 林海音《婚姻的故事》:“但是她那份逞能劲儿,也常常做出缺心眼儿的事体来。”
安乐世界
三揖三让
纨袴膏梁
强弱异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