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鼎轻重的成语故事

拼音wèn dǐng qīng zhòng
基本解释问鼎的大小轻重。指妄图夺取天下。
出处《左传 宣公三年》:“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?”
暂未找到成语问鼎轻重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问鼎轻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尸鸠之平 | 《诗经·曹风·鸤鸠》:“鸤鸠在桑,其子七兮。”毛亨传:“鸤鸠之养其子,朝从上下,暮从下上,平均如一。” |
钻牛角尖 | 老舍《神拳》第三幕:“凡事都要留有余地,别死钻牛角尖。” |
彻里彻外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0回:“又叫裁缝与武松彻里彻外做秋衣。” |
情理难容 |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二折:“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,那厮每情理难容。” |
浑抡吞枣 | 元·耶律楚材《<心经宗说>后序》:“嗟见浑抡吞枣,只管诵诗。” |
行家里手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批评东西的毛病,说那东西的出处,着实是个行家。” |
无丝有线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》:“娘子可速回。倘有外人见之,无丝有线,吾之清德一旦休矣。” |
推干就湿 | 明·徐田臣《杀狗记·孙荣奠墓》:“三年乳哺恩爱深,推干就湿多劳顿。” |
罔极之恩 | 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!”唐·陈子昂《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》:“缅维罔极之恩,思崇永锡之道” |
独有千古 | 清 翁方纲《石洲诗话》卷七:“唐之李义山(李商隐)、宋之黄涪翁(黄庭坚),皆杜法也。先生撮在此一首中,真得其精微矣。方翁(陆游)、道园(虞集)皆未尝有此等议论,即使不读遗山诗集,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