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不一失的成语故事


万不一失

拼音wàn bù yī shī

基本解释万:很多;失:差错。指非常有把握,绝对不会出差错。

出处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、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一失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万不一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万不一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藏头露尾 元 王晔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劝周公莫便生嗔,将酒礼强勒成亲,不争我藏头露尾,可甚的知恩报恩。”
感人肺腑 唐 刘禹锡《唐故相国李公集记》:“今考其文至论事疏,感人肺肝,毛发皆耸。”
冰雪聪明 唐 杜甫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》诗:“坐知七曜历,手画三军势。冰雪净聪明,雷霆走精锐。”
万象森罗 南朝 梁 陶弘景《茅山长沙馆碑》:“夫万象森罗,不离两仪所育。”
若出一轨 清·陈田《<明诗纪事己签>序》:“嘉靖之季,以诗名者有后七子,李王为之冠,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,而此唱彼和,声应气求,若出一轨。”
进身之阶 元 胡柢遹《紫山大全集 礼论》:“殊不察自即位以来,所闻之言无大利害,适足以为口舌者进身之阶,虚失待大臣之体,渎上下之分。”
扶老携弱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豳人举国扶老携弱,尽复归古公于歧下。”
送君千里,终须一别 元 无名氏《马陵道》楔子:“哥哥,送君千里,终有一别,哥哥你回去。”
箕山之操 《后汉书 赵岐传》:“大丈夫生世,遁无箕山之操,仕无伊吕之勋,天不我与,复何言哉!”
万代之业 唐·王勃《三国论》:“不能恢崇万代之业,创建七百之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