遁身远迹的成语故事


遁身远迹

拼音dùn shēn yuǎn jì

基本解释犹言避世隐居。

出处宋·叶適《赵孺人墓铭》:“已而久不合,退居山穷水绝处,慕王霸、梁鸿夫妇,赓《麦秀》、《五噫》之歌,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遁身远迹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遁身远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吞吞吐吐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;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?”
不可同日而语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二》:“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,岂可同日而言之哉?”
枪烟炮雨 《辛亥革命·安徽光复记》:“北皖以处于南北战争必趋之地,故凤颖二府属地仍在枪烟炮雨之中。”
应时而生 姚华《曲海一勺》:“文章应时而生,体各有当。”
从容自若 张天民《创业》:“华程从容自若。”
畴咨之忧 《尚书 尧典》:“帝曰:‘畴咨若时登庸。’”
浮生如寄 唐·郑哲《女鬼记·孟氏》:“少年曰:‘浮生如寄,年少几何。’繁花正妍,黄叶又继,人间之恨,何啻千端。”
引为口实 许德珩《回忆蔡元培先生》:“北洋军阀政府对他在教育事业上力图革新,极为不满,尤其对于北京大学男女同校一节,引为口实。”
铁砚磨穿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“[混江龙]向《诗》《书》经传,蠹鱼似不出费钻研。将棘围守暖,把铁砚磨穿。”
云彻雾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