厉精为治的成语故事

拼音lì jīng wéi zhì
基本解释厉:振作,振奋;治:治理国家。振奋精神,治理好国家。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宣帝始亲万机,厉精为治,练群臣,核名实,而相总领众职,甚称上意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厉精为治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厉精为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《人民文学》1976年第6期:“他如今是‘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’,单等撒网下钩了。” |
画虎类犬 | 唐 刘知幾《史通 六家》:“观其所述乃似《孔子家语》、临川《世说》,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。” |
心所谓危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人心之不同,如其面焉。吾其敢谓子面如吾面乎?抑所谓危,亦以告也。” |
轰雷贯耳 | 元·郑光祖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:“久闻贤士大名,如轰雷贯耳。” |
被发撄冠 | 《暴风雨前》第二部:“大家总必赶快把手上的事丢下,呼朋唤友,一齐跑来,一以表示他们被发撄冠的热忱。” |
锦囊玉轴 | 宋·袁文《瓮牖闲评》第六卷:“余作字其上,后世当有锦囊玉轴什袭之宠。” |
羽衣蹁跹 | 宋·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梦一道士,羽衣蹁跹。” |
知之非难,行之不易 | 唐·徐贤妃《谏太宗息兵罢役疏》:“唯恐知之非难,行之不易,志骄于业泰,体逸于时安。” |
铄金点玉 | 唐·吴兢《乐府古题要解》上卷:“皆自伤清直芬馥,而遭铄金点玉之谤。” |
犀柄麈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