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钵沿门的成语故事


托钵沿门

拼音tuō bō yán mén

基本解释钵:僧尼的食器。比喻挨家乞求施舍。

出处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上卷:“昼则托钵沿门,夜则栖身檐下,盖不知几经日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托钵沿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托钵沿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饱食暖衣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人之有道也,饱食暖衣,逸居而无教,则近于禽兽。”
兵不厌诈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难一》:“战阵之间,不厌诈伪。”
言必信,行必果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言必信,行必果,硁硁,固执然小人哉!”
动如脱兔 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
酒余茶后 鲁迅《集外集拾遗 帮助文学与帮闲文学》:“但依我们中国的老眼睛看起来,小说是给人消闲的,是为酒余茶后之用。”
裸袖揎拳 元 张鸣善《水仙子 讥时》:“铺眉苫眼早三公,裸袖揎拳享万钟。”
一家之言 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
四面碰壁
雨旸时若 语本《书·洪范》:“曰肃,时雨若;曰乂,时旸若。”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二折:“雨旸时若在仁君,鼎鼐调和有大臣。”
假传圣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