忿不顾身的成语故事


忿不顾身

拼音fèn bù gù shēn

基本解释同“奋不顾身”。

出处《镜花缘》第三七回:“林兄因感世子之情,唐兄只知惟义是趋,都是忿不顾身,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忿不顾身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忿不顾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自投罗网 三国 魏 曹植《野田黄雀行》:“不见篱间雀,见鹞自投罗。”
因公行私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:“断狱者急于蒡格酷烈之痛,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,或因公行私,逞纵威福。”
石烂海枯 清·王维城《新乐府》之二:“报施适当非为过,虎头蛇尾事可耻,石烂海枯团体固。”
感遇忘身 《晋书·庚亮传》:“且先帝谬顾,情同布衣,感今恩重命轻,遂感遇忘身。”
胸喘肤汗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胸喘肤汗,人极马倦。”
六朝脂粉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赏月遇恶》:“且乐平生,尘寰事,六朝脂粉飞灰冷。”
聱牙诘屈 清 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二卷:“为诗好为聱牙诘屈之语,多不自解。”
江山如画 宋 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:“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”
贿赂并行 《左传 昭公六年》:“乱狱滋丰,贿赂并行,终予之世,郑其败乎?。”
专制擅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