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钵一瓶的成语故事

拼音yī bō yī píng
基本解释钵、瓶:和尚的饮食器具。指和尚云游时的简单食具。形容家境贫寒。
出处宋·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》:“一葛一裘经岁,一钵一瓶终日,老子旧家风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一钵一瓶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一钵一瓶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碎心裂胆 | 《四游记·萧后吕客谈兵》:“仗臣平生所学,排上南天七十二阵,宋之君臣,必茫然莫知,将碎心裂胆,无计所出矣。” |
殃国祸家 | 南朝·梁·萧衍《净业赋》:“前轮折轴,后车覆轨,殃国祸家,亡身绝祀。” |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| 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三卷:“僧曰:‘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?’” |
惨绿愁红 | 宋 柳永《定风波》词:“自春来,惨绿愁红,芳心是事可可。” |
有言在先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脱杨生》:“他有言在先,你今日不须惊怕。” |
聚众滋事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3回:“我生平最恨的就是这班刁民!动不动聚众滋事,挟制官长!” |
隐鳞藏彩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逸民传 陈留老父》:“夫龙不隐鳞,凤不藏羽,网罗高悬,去将安所。” |
疥癞之患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82回:“今王兴十万之师,行粮千里,以争疥癞之患,而忘大毒之在腹心,臣恐齐未必胜,而越祸已至也。” |
握椠怀铅 | 唐·史承节《后汉大司农郑公之碑》:“今故寻源讨本,握椠怀铅,兼疏本传之文。” |
木木樗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