饔飧不给的成语故事

拼音yōng sūn bù gěi
基本解释一日三餐不能自给。形容穷苦。明·朱国帧《涌幢小品·天下策一》:“转大冶主簿,故苗地,长吏多不乐往,代行令事,多方抚恤,尽却例金,锱铢无所取,至饔飧不给,部民有馈白粲者。”又参见“饔飧不饱”、“饔飧不继”。
出处明·朱国帧《涌幢小品·天下策一》:“转大冶主簿,故苗地,长吏多不乐往,代行令事,多方抚恤,尽却例金,锱铢无所取,至饔飧不给,部民有馈白粲者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饔飧不给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饔飧不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避世离俗 | 东汉 王充《论衡 定贤》:“以清节自守,不降志辱身为贤乎?是则避世离俗,长沮、桀溺之类也。” |
躲过初一,躲不过十五 | 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51回:“以后找机会再抓吧!躲过初一,也躲不过十五,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!” |
蹑足屏息 | 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赵子曰似乎昏昏的睡去,他蹑足屏息的想往外走。” |
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娘道:‘我儿,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,只恐没处走。’” |
矢志不摇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仇大娘》:“仲叔尚廉利其嫁,屡劝驾,而邵氏矢志不摇。” |
附骥攀鸿 | 汉·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夫蚊虻终日经营,不能越阶序,附骥尾则涉千里;攀鸿翮则翔四海。” |
日积月聚 | 《宋史·张致远传》:“使州县无妄用,归其馀于监司;监司无妄用,归其馀于朝廷;朝廷无横费,日积月聚,惟军须是虑,中兴之业可致也。” |
首倡义举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70回:“公首倡义举,奈何以王位让人耶?” |
穷言杂语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15回:“有的说他死有余恨,还该灭他三族,穷搜他的党羽;穷言杂语,激聒个不了。” |
鲐背鹤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