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簪堕屦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í zān duò jù
基本解释簪:针形首饰;屦:鞋。掉落的簪和鞋子,比喻旧物或故情。指不忘旧友。
出处唐·张说《让右丞相第二表》:“臣幸沐遗簪堕屦之恩,好生养志之德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遗簪堕屦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遗簪堕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花天酒地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到京之后,又复花天酒地,任意招摇。” |
飞沙转石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凯陆胤传》:“苍梧、南海,岁有风瘴气之害,风则折木,飞砂转石,气则雾郁,飞鸟不经。” |
愤风惊浪 | 《南史·梁纪中·武帝下》:“[武帝]便投劾星弛,不复寝食,倍道就路,愤风惊浪,不暂停止。” |
停妻再娶 | 元·杨景贤《刘行首》第三折:“员外,你不回家来,原来在这里,做个停妻再娶妻。我和你见官去。” |
乌飞兔走 | 元 不忽木《点绛唇 辞朝》套曲:“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,假若名利成,至如田园就,都是些去马来牛。” |
重门击柝 |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。” |
奋身不顾 | 宋·苏轼《与章子厚书》:“愚夫小人,以一言感发,犹能奋身不顾,以遂其言。” |
金革之声 | 唐·韩愈《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》:“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。” |
擒奸擿伏 | 《纪闻·苏无名》:“无名历官所在,擒奸擿伏有名。每偷,至无名前,无得过者。” |
乱真不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