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有饿殍的成语故事


野有饿殍

拼音yě yǒu è piǎo

基本解释饿殍:饿死的人。郊外有饿死的人。形容战乱或灾后的景象。

出处唐·陆贽《祭大禹庙文》:“邦无宿储,野有饿殍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野有饿殍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野有饿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 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一章:“寡妇孤儿,恐怕受人欺侮,真是‘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。’”
地利人和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
色厉胆薄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一回:“袁绍色厉胆薄,好谋无断;干大事而惜身,见小利而忘命:非英雄也。”
挤牙膏 陆文夫《写在<美食家>之后》:“如果所有的人从生到死都是向嘴巴里挤‘牙膏’,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消化器官的退化。”
志满气骄 《西湖佳话·三台梦迹》:“也先不道,志满气骄,将有长驱深入之势,不可不预之防。”
露胆披诚 《梁书·王僧孺传》:“露胆披诚,何能以酬屡顾。”
肘见踵决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捉衿而肘见,纳履而踵决。”
四战之地 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赵,四战之地也,其民习兵,伐之不可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颖川,四战之地也,天下有变,常为兵冲。”
梦里南柯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·夫人停婚》:“他实在咽不下玉液金波,谁承望月底西厢,变做了梦里南柯。”
白说绿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