锋镝之苦的成语故事


锋镝之苦

拼音fēng dí zhī kǔ

基本解释锋:刀尖;镝:箭头;锋镝:刀剑,指战争。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。

出处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4章:“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,使浙江人民不受锋镝之苦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锋镝之苦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锋镝之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大街小巷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6回:“正月十五日,上元佳节,好生清明,黄昏月上,六街三市,各处坊隅巷陌,点花放灯,大街小巷,都有社火。”
隔墙有耳 管仲《管子 君臣下》:“墙有耳,伏寇在侧。墙有耳者,微谋外泄之谓也。”
你谦我让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7回:“这是一件正经大事,大家鼓舞起来,别你谦我让的。”
得缩头时且缩头 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第八卷:“僧问:‘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’师曰:‘入市乌龟。’曰:‘意旨如何?’师曰:‘得缩头时且缩头。’”
妻荣夫贵
拔毛济世 语出《列子 杨朱》:“禽子问杨朱曰:‘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,汝为之乎?’杨子曰:‘世固非一毛之所济。’禽子曰:‘假济,为之乎?’杨子弗应。”
刀笔老手 《动摇》:“你老兄是刀笔老手,所以非请你帮助不可了。”
遥亘千里
两部蛙鸣
凤寡鸾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