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山低头,河水让路的成语故事

拼音gāo shān dī tóu,hé shuǐ ràng lù
基本解释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,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。
出处邓拓《英雄的路》:“人们常说的‘高山低头,河水让路’的奇迹,在宝成路上真正实现了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高山低头,河水让路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高山低头,河水让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自讨苦吃 | 鲁迅《书信集 致萧军》:“其实《文学》和我并无关系,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,所以偏去支持一下,其实这是自讨苦吃。” |
以防万一 | 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14章:“他就又采取以防万一的想法,心想,反正是自愿的事,何必去做?” |
扛鼎抃牛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(项羽)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。” 汉·杨雄《法言·渊骞》:“秦悼武、乌获、任鄙,扛鼎抃牛,非绝力也?” |
弄玉偷香 | 元·杨景贤《西游记》第五本第17折:“香馥郁销金帐,光灿烂白象床,俺两个破题儿待弄玉偷香。” |
九世之仇 | 《公羊传 庄公四年》:“九世犹可以复仇乎?虽百世可也。” |
鹘仑吞枣 | 宋·朱熹《答许顺之书》:“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,正是鹘仑吞枣。” |
富贵荣华 | 汉 王符《潜夫论 论荣》:“所谓贤人君子者,非必高位厚禄、富贵荣华之谓也。” |
穿文凿句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“君年少,何以轻穿文凿句,而妄讥诮老子耶?” |
殉义忘生 | 唐·陈子昂《为苏宏晖谢表》:“臣等殉义忘生,报恩惟死,不任感激庆戴之至。” |
蜡丸绢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