亡国之器的成语故事

拼音wáng guó zhī qì
基本解释指象箸、玉杯之类的器皿,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。
出处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贵直》:“亡国之器陈于廷,所以为戒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亡国之器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亡国之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金碧辉煌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绛纱衣,星辰灿烂;芙蓉冠,金碧辉煌。” |
无忧无虑 | 元 郑廷玉《忍字记》第二折:“来,来,来,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。” |
推聋装哑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3回:“三藏闻言,推聋妆哑,瞑目宁心,寂然不答。” |
解衣磅礴 | |
人情冷暖 | 唐 刘得仁《送车涛罢举归山》诗:“朝是暮还非,人情冷暖移。” |
鱼水相欢 | 明·沈仕《新水令·闺情》套曲:“着甚来由,晓夜无休,又不是鱼水相欢,胶漆相投。” |
一息尚存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泰伯》:“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”宋 朱熹集注:“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” |
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 | 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曾子言曰:‘鸟之将死,其鸣也哀;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’” |
忐忑不定 |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十六回:“济川被他们说得心中忐忑不定。” |
中石没矢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