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心一意的成语故事


同心一意

拼音tóng xīn yī yì

基本解释心志一致。

出处《三国志·吴志·鲁肃传》:“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……及说备使抚表众,同心一意,共治曹操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同心一意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同心一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墨守成规 清 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钟嵘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。”
身做身当 元·刘唐卿《降桑椹》第一折:“哥哥,小人身做身当,岂敢带累你也。”
看菜吃饭,量体裁衣 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‘看菜吃饭,量体裁衣。’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事。”
傍人门户 宋 苏轼《东坡志林》第12卷:“桃符怒,往复纷然不已。门神解之曰:‘吾辈不肖,方傍人门户,何暇争闲气耶?’”
交疏吐诚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知几其神乎,古人以为难;交疏吐诚,今人以为难。”
饥不遑食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虽有糇粮,饥不遑食。”
诘屈聱牙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周诰殷盘,佶屈聱牙。”
南郭处士 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齐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,宣王说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宣王死,湣王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”
铢积锱累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老儒故善治生……铢积锱累,得四十金。”
别有滋味 南唐 李煜《乌夜啼》词:“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,别是一番滋味在尽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