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名责实的成语故事


求名责实

拼音qiú míng zé shí

基本解释责:求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,使得名实相符。

出处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本纪》:“霸王者,即当时诸侯,诸侯而称本纪,求名责实,再三乖谬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求名责实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求名责实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甜语花言 明·孙梅锡《琴心记·勉拨房赀》:“你风流惹下凄凉运,把那甜语花言心口全然不应。”
伐善攘羭 唐·李商隐《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》:“敢伐善以攘羭。”
戴天履地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“晋大夫三拜稽首曰:‘君履后土而戴皇天,皇天后土,实为君之言。群臣敢在下风。’”
大言相骇 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吾将瞷良人之所也》:“他觑见俺似婴孩,大言相骇。”
目注心营 严复《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》:“凡其自毁齿至于白首,终其百年之身,所目注心营,劳苦险难。”
金相玉式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金相玉式,艳谥锱毫。”
躬操井臼 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上卷:“年二十余,始于归,躬操井臼,琴瑟甚调。”
无耻下流
见素抱朴 《老子》曰:“见素抱朴”。老子《道德经》新解:“见:现,呈现,推出。素:没有染色的生丝。这里比喻品质纯洁、高尚的圣人。朴:没有加工的原木。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。”。“见素抱朴、绝学无忧、少私寡欲”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。
掩地表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