绳愆纠违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éng qiān jiū wéi
基本解释绳:束缚,扶正;愆:过失;纠:纠正。指举发过失,纠正错误。
出处清·陈忱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景德二年》:“中丞之职,非徒绳愆纠违,亦当顾国家大体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绳愆纠违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绳愆纠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五颜六色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4回:“惟各人所登之云,五颜六色,其形不一。” |
备多力分 | |
琼楼玉宇 | 宋 苏轼《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兼怀子由》词:“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” |
轻财贵义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朱恒传》:“然轻财贵义,兼以强识,与人一面,数十年不忘。” |
火耕水耨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准书》:“江南火耕水耨,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。” |
身无择行 | 《孝经·卿大夫》:“是故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,口无择言,身无择行。” |
素未谋面 | |
吐属不凡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开道阔达,吐属不凡。” |
移山跨海 | 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诸子》:“《列子》有移山跨海之谈,《淮南》有倾天折地之说。” |
共度爱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