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板三眼的成语故事

拼音yī bǎn sān yǎn
基本解释板、眼:戏曲音乐的节拍。比喻言语、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。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,不懂得灵活掌握。
出处清 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六卷:“老弟你看,如今的时势,就是孔圣人活过来,一板三眼的去做,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一板三眼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一板三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香轮宝骑 | 唐·骆宾王《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》诗:“香轮宝骑竞繁华,可怜今夜宿倡家。” |
胯下之辱 |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淮阴屠中有侮信者,曰:‘若虽长大,好带刀剑,中情怯耳。’众辱之曰:‘信能死,刺我,不能死,出我胯下。’于是信孰视之,俛出胯下,蒲伏。一市人皆笑信,以为怯。” |
人微望轻 | 宋·岳飞《奏乞罢制置使职事状》:“窃念臣人微望轻,难任斯职。” |
安于一隅 | 宋 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二书》:“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,不肯即安于一隅,是有功于社稷也。” |
拿班作势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凤姐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,便依允了。” |
附骥攀鳞 | 宋 释惠洪《代夏均甫宴人致语》诗:“青天白日心常在,附骥攀龙志未摧。” |
眉眼如画 | 唐·韩愈《殿中少监马君墓志》:“姆抱幼子立侧,眉眼如画,发漆黑,肌肉玉雪可念,殿中君也。” |
借尸还阳 | 何其芳《理性与历史》:“以后再有法西斯蒂的鬼魂借尸还阳的话,总可以少骗几个人吧。” |
虚气平心 |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虚气平心,乃至怒喜。” |
黄肠题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