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火执械的成语故事


明火执械

拼音míng huǒ zhí xiè

基本解释解释】: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。同“明火执仗”。

出处清·毛祥麟《对山余墨·石洞绣鞋记》:“即募死士百人,明火执械为前锋,千军后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明火执械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明火执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始终如一 《梁书 到洽传》:“明公儒学稽古,淳厚笃成,立身行道,终始如一。”
李郭仙舟 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载,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,从宾望之,以为神仙,故称“李郭仙舟”。
不徐不疾 《庄子·天道》:“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,而应于心。”
就正有道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就有道而正焉。”
碎首縻躯 宋·王禹偁《又谢恩表》:“碎首縻躯,万一冀伸于臣节。”
不可抗拒 毛泽东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》:“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,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。”
犬牙差互 唐·柳宗元《小石潭记》:“其岸势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”
戎马生郊 《老子》:“天下无道,戎马生于郊。”陈鼓应注:“生于郊,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。”
三科九旨
落笔成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