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节不回的成语故事


守节不回

拼音shǒu jié bù huí

基本解释守节:坚守节操;移:改变。坚守节操而不动摇。

出处《旧唐书·肃铣等传论》:“辅公拓窃兵反叛,王雄诞守节不回,训子孙以忠贞,感士庶之流涕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守节不回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守节不回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利欲熏心 宋 黄庭坚《赠别李次翁》诗:“利欲熏心,随人翕张。”
根连株拔 明·田艺蘅《留青日札·严嵩》:“传闻二处所抄不及十四五,盖行赂于权要者十二三,顿寄于亲戚者十三四,郿坞久营,兔窟多术,安能根连株拔,风翦霆灭。”
仇人相见,分外眼睁 《醒世恒言 蔡瑞虹忍辱报仇》:“相公所见极是明理;只是仇人相见,分外眼睁,这几日何如好过!”
五里雾 《后汉书·张楷传》:“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”
器满则覆 《新唐书·苏安恒传》:“物极则复,器满则覆,当断不断,将受其乱。”
穷鸟投人 《北齐书·元韶传》:“穷鸟投人,尚或矜愍,况诸王如何弃乎?”
徇私偏向
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 明·无名氏《女姑姑》第二折:“你又青春,我又年少,则除是天知地知,你知我知,咱两个好歹要成了这亲事罢。”
挦章撦句
怡情理性 汉·徐幹《中论·治学》:“学也者,所以疏神达思,怡情理性,圣人之上务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