栎樗之材的成语故事


栎樗之材

拼音lì chū zhī cái

基本解释栎:木名;樗:俗名“臭椿”。比喻无用之材或平庸无用的人。


暂未找到成语栎樗之材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栎樗之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珠沉玉陨 清 袁枚《续新齐谐 乩仙》:“鸳侣成方,鸾俦遽拆。珠沉玉陨,蕙折兰摧。”
高业弟子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马融门徒四百余人,升堂进者五十余生,融素骄贵,玄在门下三年,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。”
桀骜自恃 《十月》1981年第3期:“他在业务上有时固执,却不像沈巧说的那样桀骜自恃。”
守正不挠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刘向传》:“君子独处守正,不桡众枉。”
不足回旋
垂手侍立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4回:“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侍立,伺候烧纸。”
鬓丝禅榻 唐·杜牧《题禅院》:“今日鬓丝禅榻畔,茶烟轻飏落花风。”
坐享其功 晋·袁宏《后汉纪·章帝纪下》:“鲜卑奉顺威灵,斩获北单于名王已下万计,中国坐享其功,而百姓不知其劳。汉兴功烈,于斯为盛。”
一日纵敌,数世之患
善治善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