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才若渴的成语故事


爱才若渴

拼音ài cái ruò kě

基本解释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样,形容十分珍惜人才。

出处清 沈德潜《说诗晬语》下卷:“读少陵诗,如见其忧国伤时;其世不我容,爱才若渴者,昌黎之诗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爱才若渴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爱才若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百读不厌 宋 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诗:“故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日月丽天 《易·离》:“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。”
气度不凡 王朔《空中小姐》:“我那时的确也有些气度不凡。”
俛首帖耳
唇腐齿落 汉·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,慕圣人之义,讽诵诗书百家之言,不可胜记,著于竹帛,唇腐齿落,服膺而不可释。”
损己利人 明·李贽《与庄纯夫书》:“孝友忠信,损己利人,胜似今世称学道者。”
朝夕之策 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意者且运朝夕之策。”
修真炼性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一回:“一个修真炼性的英雄,入凡超圣的豪杰。”
名不虚立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名不虚立,士不虚附。”
巾国英雄 范克明《张学良传·郭松龄》:“原来,是由于有超人胆识,被誉为‘巾国英雄’的韩淑秀‘不顾风险,冒死拦截刑车,陈述郭松龄是他的未婚夫,归奉完婚,根本没有参加革命党的事,因此郭才未遭杀害’并应聘当了张作霖的教训队的教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