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国利民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ì guó lì mín
基本解释对国家、对人民都有利。
出处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:“参考变通,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,为二十四新制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益国利民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益国利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报雠雪恨 | 元 杨显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存得堂堂七尺身,也不敢望遂风云,报雠雪恨。” |
城府深沉 | 《晋书·愍帝纪论》:“性深阻若城府,而能宽绰以容纳。” |
祸稔恶积 | 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灵丘丈人》:“至于祸稔恶积,不得已而诛之,是以恩为阱也。” |
道远知骥 | 三国·魏·曹操《矫志》:“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。” |
祸福由人 | 明 王錂《春芜记 反目》:“天网恢恢真可信,须知祸福由人。” |
君子之交 | 庄周《庄子 山木》:“且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;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” |
杜门面壁 | 宋·苏轼《答王幼安宣德启》:“杜门面壁,观六十年之非。”又《答廖明略》之二:“衰陋之甚,惟有归田,杜门面壁,更无余事。” |
冥漠之都 | 前蜀·杜光庭《马尚书南斗醮词》:“洗心依冥漠之都,潜希忏罪;稽首仰鸿蒙之境,冀涤前非。” |
切骨之恨 | |
鬼火狐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