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讹成蠹的成语故事

拼音jī é chéng dù
基本解释指谬误积久,败坏人心。
出处唐 沈亚之《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》:“京师,诸夏之本也,将以观理,而豪猾时逾检;太学,明教之源也,期于变风,而生徒多堕业;列郡在乎颁条,而干禁或未绝;又在乎按度,而淫巧或未格。俗恬风靡,积讹成蠹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积讹成蠹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积讹成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愁眉苦脸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7回:“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,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。” |
来历不明 | 宋 周密《癸辛杂识 前集 郑仙姑》:“适新建县有阙氏者,雇一婢,来历不明。” |
本同末异 | 晋 卢湛《赠刘琨书》:“盖本同末异,杨朱兴哀。” |
风驰草靡 | 唐 温大雅《大唐创业起居注》卷二:“敦煌公至盩厔,所过诸县及诸贼界,莫不风驰草靡,裹粮卷甲,唯命是从。” |
计出万全 | 元 戴良《论长孙无忌》:“无忌于此,亦可谓计出万全矣。” |
雨蓑烟笠 | 唐·翁洮《渔者》诗:“一叶飘然任浪吹,雨蓑烟笠肯忘机。” |
奖拔公心 | 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文学》:“李封州甘为文至精,奖拔公心,亦类数公。” |
跌跌绊绊 | |
检谱角觝 | |
以虚为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