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过半矣的成语故事

拼音sī guò bàn yǐ
基本解释指已领悟大半或事情已获大部解决。
出处《周易·系辞》:“知者观其蒃辞,则思过半矣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思过半矣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思过半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燕语莺啼 | 唐·皇甫冉《春思》诗:“莺啼燕语报新年,马邑龙堆路几千?” |
板板六十四 | 清 范寅《越谚 数目之谚》:“板板六十四,铸钱定例也,喻不活。” |
淡汝浓抹 | 宋·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诗: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装浓抹总相宜。” |
白虹贯日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四》:“夫专诸之刺王僚也,彗星袭月;聂政之刺韩傀也,白虹贯日。” |
高情逸兴 | 《宣和画谱 胡擢》:“尝谓其弟曰:‘吾诗思若在三峡之间闻猿声时。’其高情逸兴如此。” |
弘誓大愿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2回:“我已发了弘誓大愿,不取真经,永堕沉沦地狱。” |
片言居要 | 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立片言而居要,乃一篇之警策。” |
举步维艰 | |
一折一磨 | |
赈穷济乏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