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时知幾的成语故事


见时知幾

拼音jiàn shí zhī jī

基本解释时:时势,时世;幾:细微的迹象,先兆。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。

出处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四年》:“监军之计在于持牢,而非见时知幾之变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见时知幾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见时知幾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采擢荐进 唐·韩愈《感二鸟赋》:“乃反得蒙采擢荐进,光耀如此。”
并蒂芙蓉 唐 杜甫《进艇》诗:“俱飞蛱蝶元相逐,并蒂芙蓉本自双。”
锋芒所向 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二十年来,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,从思想到形式(文字等),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。”
剪烛西窗 唐·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诗: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
瑟弄琴调 语出《诗小雅常棣》:“妻子好合,如鼓琴瑟。”
兢兢干干
审时定势 唐·吕温《诸葛武侯庙记》:“乃知务开济之业者未能审时定势而大顺人心,而克观厥成,吾不信也。”
心旷神愉 清·薛福成《白雷登海口避暑记》:“于斯之际,蠲烦涤嚣,心旷神愉,窃意世间所谓神仙者之乐,不是过也。”
驷之过隙 语出《墨子·兼爱下》:“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,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。”
询谋咨度 明·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·史九》:“但海性既偏执,又不能询谋咨度,喜自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