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薄才疏的成语故事


力薄才疏

拼音lì bó cái shū

基本解释薄:轻微;疏:粗疏。力量和才能都很有限。

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1回:“初世为人,便要结识天下好汉,奈缘力薄才疏,不能接待,以遂平生之愿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力薄才疏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力薄才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绵里藏针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:“当日说知心,绵里藏针。”
自相矛盾 《韩非子 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勿能应也。”
信口开喝 元·张养浩《新水令·辞官》:“非是俺全身远害,免教人信口开喝。”
安危与共 三国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,诚与国分形同气,忧患共之者也。”
势若脱兔 唐·陆龟蒙《杂讽》诗:“攻如饿鸱叫,势若脱兔急。”
偃革为轩 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殷事已毕,偃革为轩,倒置兵戈,覆以虎皮,以示天下不复用兵。”裴駰集解引如淳曰:“革者,革车也;轩者,赤黻乘轩也。偃武备而治礼乐也。”
财多命殆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:“况今位尊身危,财多命殆,鄙人知之,何疑君子?”
胁从罔治 《尚书·胤征》:“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”
风流缊藉 宋·王灼《碧鸡漫志》第二卷:“晏元献公、欧阳文忠公,风流缊藉,一时莫及,而温润秀洁,亦无其比。”
搧小扇子